English

科学随笔 逆风飞扬

2000-09-2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王洪波 我有话说

进入90年代,随笔悄然兴起并迅速走红。近两三年来,这股“随笔风”刮进了科学领域,科学文化内容的随笔不时见诸包括本报在内的一些报纸和杂志。去年底以及今年7、8月间,一批收集此类文章的图书相继上市,仅记者在书店中看到就有6、7种,其中包括收入三联书店“读书文丛”的吴国盛著《现代化之忧思》,收入青岛出版社“野菊文丛”的江晓原著《东边日出西边雨》、刘兵著《驻守边缘》,收入福建教育出版社“木犁书系/我思文丛”的刘华杰著《以科学的名义》、刘兵著《触摸科学》,还有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方舟子著《方舟在线》,等等。

带有科学文化随笔性质的图书以前并非全然空白,一些科学家写作的反映其人文思想的文集就出版了不少,例如浙江文艺出版社的“大科学家文丛”,百花文艺出版社的“金鼎随笔丛书·自然科学家辑”。不过它们并不具备文体上的自觉,所收文章较为庞杂,相当一部分是科普小品、论文、书信和回忆文章。而新出的这一批图书中的文章在文体上纯粹得多,大部分可归入学术随笔的类别。它们选择的话题虽然不一定是“大众”感兴趣的,但至少是“小众”或“中众”关心的。它们都具有随笔的特点和优势:轻松,活泼,没有艰深的论述,可读性强,对读者有一种亲和力,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。它们最关注的并不在科学的内部,而是在科学哲学、科学史、科学与社会等方面,亦科亦文,可以说是科学与人文“杂交”的产品。这些构成了科学文化随笔的主要特点。

这些随笔集视野开阔,见解也有一种综合的色彩。例如江晓原的《东边日出西边雨》,里面的文章涉及性学史、天文学史、科学史、IT文化、科学文化、伪科学等领域,还有少部分文章与科学并不沾边。使这本书整体上透出一种通家气象,透出了作者不凡的才、情、趣。此外如吴国盛关于自然观、生命观,刘兵关于科学史、生态问题,刘华杰关于科学哲学、伪科学问题,方舟子关于伪科学问题、进化论、文学等方面的文章,均体现出超越专业的文化视野,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
科学文化随笔的兴起,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。今天,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,以克隆技术和人类基因组研究为代表的生物科技突飞猛进,纳米技术等新事物层出不穷……这种时代背景下,科学文化随笔在实用性的技术内容之外,向我们展示了科学技术背后的文化,以及科学技术带来的伦理、道德、法律问题。从学者的角度来说,随笔这一形式也有助于他们的学术成果走出书斋,走向大众,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。江晓原谈到自己开始随笔写作的原因时说到:“有一位教授曾对我说,他在学报上发表的文章,在全世界若有50名读者,他就感到极大的满足了。而据我自己多年的感觉,50这个数字恐怕还太乐观了一点。学术论文的命运既是如此,写‘舞文弄墨’文章的冲动自然也就难以泯灭。”江晓原大学的专业是天体物理,但他自幼就对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充满兴趣,因此,随笔写作在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
从数量上来看,目前在报刊上发表的科学文化随笔性质的文章数量还很小,随笔图书也极其寥寥。以“木犁书系”来说,30多种随笔集中,有关科学的其实只有我们上面提到的两种。“野菊文丛”也是到第三集才有了两种与科学有关的。可见科学文化随笔整体上还不成气候,还未能在社会上和读者中形成声势。一个问题是,科学文化随笔的生存空间并不理想,江晓原认为目前写作随笔在体制内并不受到鼓励,甚至有时还被视为不务正业。刘兵则认为“像这样的文字,通常是很难作为什么‘研究成果’的,自然也难以得到‘中心’的认可”,无疑处于“边缘”的位置。“野菊文丛”的策划人王一方指出,科学文化随笔的不昌盛,实际上反映了当前专业过于细化、技术至上主义盛行对人们的异化和戕害。他认为,要繁荣科学文化随笔的创作,首先要跨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,促进“有文化”的知识分子的涌现。

《方舟在线》、《触摸科学》等书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,包括中央电视台(“读书时间”节目)在内的多家媒体纷纷予以报道,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我们期望科学文化随笔图书越出越多,越出越好,带领我们走近科学,触摸科学。进入90年代,随笔悄然兴起并迅速走红。近两三年来,这股“随笔风”刮进了科学领域,科学文化内容的随笔不时见诸包括本报在内的一些报纸和杂志。去年底以及今年7、8月间,一批收集此类文章的图书相继上市,仅记者在书店中看到就有6、7种,其中包括收入三联书店“读书文丛”的吴国盛著《现代化之忧思》,收入青岛出版社“野菊文丛”的江晓原著《东边日出西边雨》、刘兵著《驻守边缘》,收入福建教育出版社“木犁书系/我思文丛”的刘华杰著《以科学的名义》、刘兵著《触摸科学》,还有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方舟子著《方舟在线》,等等。

带有科学文化随笔性质的图书以前并非全然空白,一些科学家写作的反映其人文思想的文集就出版了不少,例如浙江文艺出版社的“大科学家文丛”,百花文艺出版社的“金鼎随笔丛书·自然科学家辑”。不过它们并不具备文体上的自觉,所收文章较为庞杂,相当一部分是科普小品、论文、书信和回忆文章。而新出的这一批图书中的文章在文体上纯粹得多,大部分可归入学术随笔的类别。它们选择的话题虽然不一定是“大众”感兴趣的,但至少是“小众”或“中众”关心的。它们都具有随笔的特点和优势:轻松,活泼,没有艰深的论述,可读性强,对读者有一种亲和力,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。它们最关注的并不在科学的内部,而是在科学哲学、科学史、科学与社会等方面,亦科亦文,可以说是科学与人文“杂交”的产品。这些构成了科学文化随笔的主要特点。

这些随笔集视野开阔,见解也有一种综合的色彩。例如江晓原的《东边日出西边雨》,里面的文章涉及性学史、天文学史、科学史、IT文化、科学文化、伪科学等领域,还有少部分文章与科学并不沾边。使这本书整体上透出一种通家气象,透出了作者不凡的才、情、趣。此外如吴国盛关于自然观、生命观,刘兵关于科学史、生态问题,刘华杰关于科学哲学、伪科学问题,方舟子关于伪科学问题、进化论、文学等方面的文章,均体现出超越专业的文化视野,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
科学文化随笔的兴起,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。今天,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,以克隆技术和人类基因组研究为代表的生物科技突飞猛进,纳米技术等新事物层出不穷……这种时代背景下,科学文化随笔在实用性的技术内容之外,向我们展示了科学技术背后的文化,以及科学技术带来的伦理、道德、法律问题。从学者的角度来说,随笔这一形式也有助于他们的学术成果走出书斋,走向大众,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。江晓原谈到自己开始随笔写作的原因时说到:“有一位教授曾对我说,他在学报上发表的文章,在全世界若有50名读者,他就感到极大的满足了。而据我自己多年的感觉,50这个数字恐怕还太乐观了一点。学术论文的命运既是如此,写‘舞文弄墨’文章的冲动自然也就难以泯灭。”江晓原大学的专业是天体物理,但他自幼就对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充满兴趣,因此,随笔写作在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
从数量上来看,目前在报刊上发表的科学文化随笔性质的文章数量还很小,随笔图书也极其寥寥。以“木犁书系”来说,30多种随笔集中,有关科学的其实只有我们上面提到的两种。“野菊文丛”也是到第三集才有了两种与科学有关的。可见科学文化随笔整体上还不成气候,还未能在社会上和读者中形成声势。一个问题是,科学文化随笔的生存空间并不理想,江晓原认为目前写作随笔在体制内并不受到鼓励,甚至有时还被视为不务正业。刘兵则认为“像这样的文字,通常是很难作为什么‘研究成果’的,自然也难以得到‘中心’的认可”,无疑处于“边缘”的位置。“野菊文丛”的策划人王一方指出,科学文化随笔的不昌盛,实际上反映了当前专业过于细化、技术至上主义盛行对人们的异化和戕害。他认为,要繁荣科学文化随笔的创作,首先要跨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,促进“有文化”的知识分子的涌现。

《方舟在线》、《触摸科学》等书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,包括中央电视台(“读书时间”节目)在内的多家媒体纷纷予以报道,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我们期望科学文化随笔图书越出越多,越出越好,带领我们走近科学,触摸科学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